英國加入CPTPP在地緣政治獲益甚大
發佈日期 2023.04.13
英國於今年3月31日加入CPTPP,此舉受到外交政策專家譽為真正的外交勝利,鞏固英國向印太地區傾斜的策略方針,並且脫歐派將其視為邁向英國全球化的第一步。然而,批評人士卻對該協議不以為然,認為英國已與11個成員國中的 9 個國家,包括澳洲、汶萊、加拿大、智利、日本、馬來西亞、墨西哥、紐西蘭、秘魯、新加坡和越南簽訂貿易協定,另據官方估計,英國加入CPTPP在十年內僅帶來不到1%的GDP成長。

有專家並指出,英國雖加入CPTPP對未來經濟成長不大,但英國的真正獲益處將在地緣政治層面,CPTPP將讓英國在世界經濟和外交重心的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英國駐日大使Julia Longbottom表示,英國有很多理由不能將目光從印太地區移開,尤其是因為該地區與世界其他地區緊密相連。並且,印太地區擁有世界一半的人口,有約170萬英國僑民,以及承載全球貿易60%的航道。

另外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自 2000年以來,印太地區佔全球GDP成長的 53%,隨著各國變得更加富裕,預計到2050年將達到54%。該項預測其中多達一半的經濟擴張將來自中國大陸,而印度預計也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另世界銀行的數據指出,2021年11個CPTPP國家的經濟產出為11.7兆美元。在英國加入之後,數字將達到14.8兆美元,約佔全球GDP的15%。相較之下,歐盟27國的產出為17.2兆美元,佔全球GDP的18%。專家表示,CPTPP未來將有可與其他自由貿易區塊相同,產生經貿效益。CPTPP成員國對99%的貿易商品免關稅,涵蓋從汽車、機械到乳製品和巧克力的所有商品,以及致力於開放經濟,相互承認相關法規,並降低貿易障礙。曾擔任前首相Liz Truss貿易顧問的Shanker Singham認為,這比歐盟模式(整個歐盟通過共同法律)更好,因為CPTPP允許各國進行試驗並找到最佳法規來實現其目標。

英國加入CPTPP前,已與9個成員國簽定雙邊貿易協議,未來加入後,其直接貿易獲益將來自墨西哥和馬來西亞,這兩個國家GDP總計為1.6 兆美元。目前申請加入CPTPP者,包括厄瓜多、哥斯大黎加、烏拉圭、中國大陸和臺灣,以及南韓、泰國、菲律賓和美國等潛在申請者。倘若上述除美國、中國大陸和臺灣以外的所有國家都加入,CPTPP在全球產出中的比重將升至18%,但加入美國將升至43%。

CPTPP的吸引力甚至促使歐洲部分人士呼籲歐盟也申請加入,瑞典前歐盟執委會委員、現任Peterson國際經濟研究所經濟學家Cecilia Malmström表示,歐盟應停止光說不練,應該即刻加入印太俱樂部,以強化全球貿易規則。另總部設在柏林的歐洲外交關係委員會和澳洲雪梨Lowy研究所的學者認為,歐盟倘加入CPTPP,將為對抗中國大陸建立更強大的陣線。歐洲外交關係委員會表示,加入 CPTPP 將使歐盟的 GDP 在中長期成長0.3%,並指出倘若歐盟不抓住機會,將可能面臨邊緣化的風險。

另此時國際局勢恰逢中國大陸崛起,以及其他國家如何因應中國大陸以類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方式入侵臺灣,此使日本、澳洲和其他國家處於高度戒備狀態,並有助國際盟友支持英國在印太地區發揮更大的作用,尤其是日本,該國是英國加入 CPTPP 的主要倡導者,幫助彌平談判中的分歧。 此外,日本也與英國達成一系列的防禦協議。

隨著中國大陸在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世界舞台上變得更加自信,日本和澳洲政府擔心,倘若未能以強硬和統一的方式應對俄羅斯的侵略,中國大陸將更加大膽地用武力奪取臺灣。近年中國大陸軍隊大規模擴張,並伴隨著對南中國海大部分地區的巨大領土主張,汶萊、馬來西亞、菲律賓、臺灣和越南都對此提出異議。此外,中國大陸也與日本存在島嶼領土爭端。並且中國大陸正尋求透過一帶一路倡議擴大其影響力,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用於基礎設施項目,並將印太國家聚集成一個由其主導的貿易區塊。 中共政府在 2020年精心策劃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RCEP),該協定佔全球GDP 的30%,其成員包括多個CPTPP成員國,其中包括日本和澳洲。與CPTPP不同,RCEP 協議沒有包含任何措施來限制中國大陸國有企業和其他政府補貼,此是許多國家長期以來所詬病的。隨著圍繞臺灣的緊張局勢加劇,許多西方國家正在尋求供應鏈多元化,尤其是在稀土和微晶片等市場。英國加入CPTPP有望促進東西方市場的供應鏈多元化。

CPTPP 的部分問題可能仍然會浮現,如延展時間與加拿大談判有關含促生長荷爾蒙牛肉議題,以及綠色活動專家表示憤怒,因為馬來西亞棕櫚油關稅,以及有關放寬森林砍伐限制。但從更廣泛的角度來看,在法國、德國和其他歐盟國家正在努力制定針對中國大陸和印太地區的連貫策略之際,英國加入CPTPP似乎是一個精明的策略舉措。
 
 
 

   【資料來源:投資臺灣入口網】
search
搜尋
comment
訂閱電子報
mail_outline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