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路上不遺落任何人 一文搞懂「公正轉型」是什麼?(下)
發佈日期 2023.07.04
透過社會科學協助決策設計與社會溝通

例如,「補貼」是其中一種常見做法去補償受衝擊者。但從「經濟學」來看需要有更多資料與知識來深入研議:是發錢就可解決問題嗎?那要發多少金額?要發給老闆還是勞工?基於什麼原因為何可以發?徵收「碳費」的議題也是一樣,碳費該收多少?是否需要根據排放量劃設級距?若沒有清楚推估情境與資料去做判斷,也會弄得天怒人怨。

除此之外,從「社會學」的角度則更強調「利害關係人的溝通」。理想上在受衝擊影響之前,就要將所有關係人納入溝通的機制,讓彼此透過對話釐清各自關切的議題後,做必要的調整來減緩衝擊與預備調適。提供必要的透明資訊也非常重要,但資訊也需要轉化成各方能夠理解的語言,才能作為共同討論的基礎。現行很多的溝通只是「單向的宣導」,社會科學研究應協助找尋更有效的溝通,在此過程中深化民主。

而就「公共行政」、「政治學」的角度就要談如何設計組織架構、制度配套來進行更有效的「治理」。其實台灣目前處理轉型議題的主責機關是非常破碎,例如以地面光電為例,中央層級就有行政院的經濟部能源局(再生能源政策)、農委會(農業發展與農漁民權益)、內政部(國土規劃)、環保署(碳權、碳費)涉入其中。當然這也牽涉到地方政府區域發展之定位與地方層級之治理。我們非常需要從社會科學從整體性的角度切入去看,作為一個共同體該如何回應這些爭議與分擔責任。

公正轉型不能扭曲為拒絕轉型的藉口

公正轉型有各種論述方式,不同立場詮釋的觀點各個不同,甚至很容易被扭曲。例如資方常常把勞方被綁在一起說:「我們是共同體」;或是透過強調身份認同(如煉油工人的驕傲)來強化勞工抗爭的力道,抵擋外界要求加快減碳進程的壓力。這使公正轉型反成為抗拒變革的說詞,因而延長與維繫原本就不公正的體制。

但公正轉型不應當作拖延、怠惰的藉口。政府應該強調轉型帶來的益處,確立大方向,告訴大家淨零轉型絕對是利大於弊的事情。「淨零排放」除了達成氣候目標,也可增進人民健康、改善生活福祉,甚至催化出新的綠色產業與社會經濟模式,塑造更美好的永續社會。在這前提下,雖然轉型過程不見得走得那麼順利,可能會產生不同的衝擊,但我們應該是要根據系統性觀點來進行權衡,並且提前預備更好的方案與配套來保障弱勢,而非就因噎廢食而讓淨零轉型停滯,這樣才能真正不遺漏任何人。
 
 
【資料來源:環境資訊中心】
 
search
搜尋
comment
訂閱電子報
mail_outline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