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聯社報導,海地的紡織廠S&H Global關閉,並裁員超過3,500人。該公司的母公司為南韓Sae-A Trading,在罷工和社會動盪導致多次發貨延誤、訂單取消,以及其他問題後,Sae-A Trading將其生產業務轉移至加勒比海和中美洲。
2011年,Sae-A Trading於海地投資7,000萬美元興建新工廠,並表示可為當地提供20,000個就業機會。但據知,該工廠位於海地偏遠的自由貿易區,很難找到勞工。
該公司在海地動亂期間仍維持工廠營運,不過卻於去年年底將業務轉移至瓜地馬拉。Sae-A Trading對此沒有任何回應及評論。
2021年,海地的服裝產業受到社會、經濟和政治問題的強烈衝擊;同年7月,海地總統Jovenel Moïse甚至遇刺身亡。1個月後,該地還遇到7.2級的嚴重地震,已知至少有1,419人因此喪生。
該國是服裝供應鏈中很小但很重要的部分。根據美國成衣及鞋類協會 (American Apparel and Footwear Association, AAFA)的數據,該產業占2020 年美國服裝進口的1.36%,總排名為第14位。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 USITC)近期的報告顯示,美國提供給海地的貿易優惠待遇計畫,於兩國貿易關係及海地服裝業的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該報告說明,即使海地的政治和社會情勢艱難,自然災害風險重重,但優惠待遇計畫仍讓該國的服裝產業持續吸引外資。
由於勒比海國家貿易夥伴法案(Caribbean Basin Trade Partnership Act, CBTPA)和海地特殊待遇貿易計畫(Hope I/HOPE II/HELP),美國自海地進口的服裝金額呈4倍成長,從2001年的2.31億美元增加至2021年的9.94億美元;其中T卹占大宗。2021年,美國的進口總額中,有23.6%(2.6億美元)受益於CBTPA計畫,67.9%(7.5億美元)受惠於HOPE I/HOPE II/HELP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