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報》網站近日報導,埃及貿工部下屬工業現代化中心(IMC)資料顯示,2021年紡織品和服裝行業占埃GDP比重為3%,在非石油出口中占比11%。考慮到埃及紡織服裝企業多達4600家、總投資60億美元以及提供就業崗位150萬個,該行業對GDP的貢獻度仍不算高。
自2019年起,埃及對紡織業實施現代化改革,將23家國有紡織品公司合併為8家,並向國有企業埃及棉花和紡織業控股公司注資230億埃磅,用於設備、廠房更新和員工招募。埃及公共企業部指出,從2022年底到2024年,經過重組的紡織廠將陸續投產,並通過淘汰舊機器、國外企業收購等方式提高現有生產能力。埃及將成立專門公司推廣紗線和服裝品牌,由外國行銷專家進行管理,並鼓勵農戶種植優質棉花。今(2022)年2月,埃及貿工部還成立了紡織工業委員會,旨在大力推動紡織業發展。
目前,埃及55%的合成纖維依靠進口。埃及工業聯合會紡織工業部主席穆罕默德表示,只要國家願意提高私營部門在該行業的投資,企業必將提高生產能力,使用本土材料並提高產品附加值,增加出口收入。業界人士指出,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導致埃及紡織服裝企業現金流動性不足,成本增加降低了出口競爭力。根據埃及紡織品出口委員會的資料,2020年紡織品出口減少14%。今年以來,美元走強、通脹飆升、全球供應鏈中斷、俄烏衝突持續等不確定性加劇了行業挑戰。
【資料來源: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