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加入印太經濟架構之可能影響
發佈日期 2022.06.02
在美韓峰會舉辦之前,南韓於2022年5月18日宣布加入「印太經濟架構」(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 IPEF),成為美國主導的新合作機構之創始成員,總統尹錫悅出席5月24日在日本舉行的線上IPEF啟動會議。南韓之所以決定加入IPEF,主要是希望把握獲得競爭優勢和穩定未來關鍵產業供應鏈之機會,然而其亦擔憂參與排除中國大陸之經濟架構,有可能會引發外交和貿易方面的衝突。

相較於現有的自由貿易協定,IPEF並未包含降低關稅和其他貿易障礙,而是聚焦於建立以美國為導向之新貿易規範和新秩序。IPEF合作議程涵蓋4個領域:公平靈活的貿易、供應鏈韌性、基礎設施和潔淨能源及去碳、稅收和反貪腐。韓國國際經濟政策研究所分析師表示,IPEF為一個模塊化的協定,4個領域均可分別單獨討論,因此每一個國家可選擇其想要參與的領域,這種架構允許參與國限制其負擔之責任上限,南韓也應仔細思考如何處理主要的合作領域。

美國領導之IPEF的主要目標是將中國大陸排除在尖端和未來導向的產業供應鏈之外,並重組美國周邊的供應鏈。美國已明確表示其將打擊中國大陸的不公平貿易和市場扭曲行為。如:美國指定為戰略產品之半導體,其將設計一個產業供應鏈合作體系,連結美國(前端)、南韓和臺灣(設計和生產)、日本(設備)和馬來西亞(後端)等該產業上中下游國家。

南韓相關產業和專家大多數認為南韓必須加入IPEF,如此才能強化南韓企業在美國主導的貿易秩序中之優勢地位,以帶來經濟利益。南韓半導體和汽車產業協會均建議政府擬訂談判戰略,以協助穩定包括半導體、關鍵礦產、電動汽車和電池等關鍵產業之供應鏈。事實上,南韓半導體和電池產業部分業者已與中國大陸企業展開激烈競爭,部分業者仍試圖維持其領先態勢,希望能從南韓加入IPEF之中獲益。

然而有部分人士擔憂南韓宣布加入IPEF之舉可能會帶來不利的影響。南韓於2016年時批准在朝鮮半島部署美國薩德系統,中國大陸即採取經濟報復行動,對南韓產品實施非官方抵制並實施旅遊限制,故儘管南韓政府強調其參與IPEF是基於國家利益考量的決定,而非旨在遏制中國大陸,但在野黨仍擔憂可能招致外交和經濟報復。從中國大陸進口材料的韓國電動汽車零組件供應商表示,考慮到主要國家在全球供應鏈之中的盤根錯節,排除中國大陸的可行性並不高,甚至可能造成更多與中國大陸商業經營的麻煩。

南韓國際貿易研究所研究員朴善民(Park Seon-min)表示,在美國共和黨及民主黨政府的領導之下,其持續維持並強化亞太戰略中遏制中國大陸的承諾,IPEF是一項不需要國會批准的行政協定,美國政府可較輕易地推動IPEF前進,不過該倡議的動能可能會受到美國期中選舉等政治局勢的破壞。

美國政府於5月23日表示,印太經濟框架將由13個創始成員組成,包括美國、日本、印度、南韓、澳大利亞、印尼、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越南、紐西蘭和汶萊,占全球國內生產總值約40%。其中,除美國和印度之外,其餘11國家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RCEP)之成員,日本、澳紐和星馬越汶等7國為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CPTPP)成員。
 
 
【資料來源:國際經貿服務網】
 
search
搜尋
comment
訂閱電子報
mail_outline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