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的增加損害了Nike第一季度的利潤,儘管收入增長 4% 達 127 億美元,但這家運動鞋巨擘的利潤卻下降 22% 至 14.7 億美元。
在截至 8 月 31 日的第一季度(Q1)中,NIKE 的 NIKE Direct 銷售額在報告上成長 8%,在貨幣中性的基礎上成長 14%。
NIKE Brand Digital 銷售額在報告上成長 16%,在貨幣中性的基礎上成長 23%。
但毛利率下降 220 個基點至 44.3%,這主要是由於運費和物流成本上升、NIKE Direct 業務的利潤因降價而減少,以及包括對沖在內的淨外匯匯率的不利變化,部分被戰略定價所抵消。利潤率的整體下降主要是由北美市場造成的,北美市場採取措施透過 NIKE Direct 降價和批發市場行動,來清理多餘的庫存。
中國大陸是唯一一個整體收入下降約 16% 且按固定匯率計算下降 13% 的市場。
因COVID-19限制的影響已經緩解,但繼續對整體需求產生負面影響,GlobalData總經理Neil Saunders提出警告,認為Nike需要“減少以中國大陸作為成長引擎的依賴”。
9月初,由於圍繞新疆侵犯人權行為的擔憂持續加劇,Nike董事會投票反對股東所提議的停止從中國採購商品和原材料。
2021年 7 月,在Nike 就新疆問題發表立場聲明後,中國大陸消費者誓言抵制該品牌,轉而支持國內運動服裝品牌,Nike的股價因此受到打擊。
亞太地區和拉丁美洲的銷售額成長 5%,來自歐洲的收入成長 0.8%。在北美的收入成長 14%。其中大部分是由鞋類產品推動的,夏季運動品的加入以及消費者購用新的休閒風格服都有助於推升業績。
Saunders 補充道:「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業務自批發到直接消費的持續轉移,是公司消費者直銷加速戰略的一部分,由於直銷的價值比批發的價值高,因此數字會更漂亮。」
Nike總裁兼執行長 John Donahoe 評論道:「在 2023 財年的強勁開局,凸顯 Nike 全球產品組合的深度和廣度,因為我們將繼續應對波動。我們的競爭優勢,包括品牌實力、深厚的消費者鏈接和創新產品的管道,繼續證明我們的戰略是有效的。希望藉由努力專注於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服務,以繼續推動成長並創造價值。」
NIKE執行副總裁兼財務長 Matthew Friend 補充表示:「Nike 第一季度的業績為新一年的強勁成長奠定基礎。我們的重點仍然是消費者,因為採取行動掌握近期動態,同時透過消費者直接加速戰略擴大長期結構性利益。」
Nike Q1 – 分析概覽
Saunders評論道:「Nike在本財年開始時表現相對強勁,雖然Nike第一季度的收入表現不錯,但底線不太健康。這種惡化歸因一系列因素,包括更高的物流成本、更多的折扣和庫存清算,以及美元走強導致的海外收益疲軟。獲利能力普遍較低的線上業務,也拖累了利潤率。看似前景並不是特別樂觀,因為隨著進入本財年,Nike將繼續面臨許多不利因素。事實上,如果消費者意願減弱,品牌就可能因此需要增加營銷支出刺激需求。」
該公司當前的緊迫問題是清理過剩庫存,這部分是由於春季、夏季和秋季產品的延遲交付造成的。第一季度總庫存增長 44% 至 97 億美元,其中北美增長 65%,在途存貨(inventory intransit)增長 85%。
「總體而言,Nike 走在堅實的軌道上。雖然不能倖免於經濟拖累,但該公司正在證明可成功應對需求的變化。然而,其敏捷性是以犧牲利潤為代價的。Nike將這視為一項明智的投資,以保持品牌運營健康和客戶滿意。」
9 月 30 日,Jd Sports 宣布已被選為 Nike 的第一個歐洲零售合作夥伴,其 Connected Partnership 旨在透過獲得更多 Nike 會員專屬產品和體驗,來提升購物意願。
在這種互聯合作夥伴關係中,兩家公司計劃利用技術和數位專業知識,以更方便和更有價值的方式為消費者服務。合作的雙方相信,透過對消費者的深入了解,將突顯店內和線上提供顯著差異化的能力。
據稱,新的集成產品將進一步鞏固京東和Nike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關係,重新定義品牌和零售商如何合作,透過門市和數位通路的運營,為零售體驗設定全球標準。
該資訊發布時,Nike持續將精力重新集中在其直接面對消費者(Consumer Direct Acceleration)戰略,該戰略旨在試圖重新控制其產品供應和價格,並提升消費者購買方式和購買內容。
3 月,運動服裝零售商 Foot Locker 曾警告,由於Nike專注於其直接面對消費者戰略,其產品組合會縮減。